KNOWLEDGE
技術知識
山藥線蟲病生物防治技術研究
1、材料與方法
1.1試驗地點
為篩選獲得對山藥線蟲有效的綠色防治藥劑及施用方法,2019年在江西省開展了線蟲生物防治試驗。試驗地塊為山坡地,坡度約30°,土層深厚,前期調查已經確定有線蟲危害。
1.2試驗設計
試驗地山藥播種密度每畝約5400株,株行距20-30cm×45-55cm;小區面積為2m×5m=10m2,每小區種4行,每行20株,即每小區80株。每處理重復3次。按照正常操作進行田間管理。
1.3供試藥劑
試驗共采用8種生物殺線劑。供試山藥于2019年3月11日播種前當天第1次施藥采用溝施(顆粒劑、粉劑直接撒施,其他用水稀釋后溝內澆施),7月18日第2次灌根施藥,8月24日第3次灌根施藥,每小區用水量8 L。辣根素施藥后密閉7天,散氣7天后在進行播種。
播種期施藥田間布置
生長期施藥
1.4調查方法
在山藥收獲期進行線蟲病危害調查。每小區調查2行,每行調查15株,記錄各株地下山藥塊根的發病級數。病害嚴重度分級標準為:
0級:健康山藥,無線蟲為害;
1級:線蟲為害山藥表皮,病斑成點狀分布,面積在5%以下;
2級:線蟲為害山藥表皮,點狀病斑分布密集連成片,面積在5%-10%;
3級:線蟲為害山藥表皮,面積在10%-20%;
4級:線蟲為害山藥表皮,面積在20%以上。
最后,計算發病率、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,計算公式分別為:
發病率(%)=病山藥株數÷薯塊總數×100
病情指數(DI)=∑[各級病株株數×相應級數]÷[調查總株數×最高級數]×100
防治效果(%)=[(對照區病情指數-處理區病情指數)÷對照區病情指數]×100
2、結果與分析
調查結果表明,各處理小區線蟲病發生整體較輕,對照區的病情指數僅為3.61,危害率為10.0%,這與2019年山藥生長期間天氣嚴重干旱有關。
相對而言,8種生物殺線劑以5%阿維菌素微膠囊懸浮劑的防治效果最高,其按每株0.2ml制劑用藥量連續施用2次后,病情指數為1.39,病指防效為61.5%。20%辣根素水劑和50億/g淡紫擬青霉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,處理后的病指防效均為46.1%。抑線多肽肥、厚孢輪枝菌、中生菌素·氨基寡糖素、苦參堿和茶枯抑線生物菌肥對山藥線蟲病基本無效,這估計與試驗地線蟲病發生太輕及試驗誤差有關。